All pictures, work and content of this post is Copyright. No plagiarize and copy is allowed.

Thursday, May 2, 2013

拖了這麼久,總算是做了決定了!!

我一直都覺得一年三學期的Master program很短暫,但短暫並不是缺點,適合想要迅速進攻職場的人,但對我來說,總覺得微妙的缺了一點甚麼,說不太上來。

畢業以後,有參加幾個參觀事務所的行程,東看西看都覺得很不錯,但是就是覺得心頭有個未了的任務,有種學習尚未結束前無法全力以赴工作的感受。後來跟教授聊了一下我的狀態,他們覺得想念書就快去,人生不是真的那麼好控制的。 由於我目前沒甚麼想要長期研究一輩子的東西,最後結論是建議念一個跟Cooper Union MArch 2很不一樣的碩士。 ( 博班  再看看 ??)

老師們鼓勵我選一些可以拓展我設計眼界的Program, 比如嘗試更新的科技技術等等。 這部份我一開始有點遲疑,因為我一方面也蠻想要把我自己喜歡的模式發展的更極致,但後來我自己反思了一下,在Cooper 念得順利一部分也是因為他的邏輯架構跟東海建築算是相當接近,上手自然不慢,但順利之餘 會不會也自我挑戰不足呢???    如果可以有更多元的刺激、更多可以應用的技術與工具,對於我未來的創作生涯,也許可以產生更為有趣的結果。 所以這次很難得的.........都是申請比較跨領域的 technology program  

(   說穿了  我也想要噴一點 亮晶晶的模型啊!!! )




老實說, 我一丁點的coding都不會,也從來沒做甚麼數位建築,要丟這類的Program 也是有點沒把握,也因此都不太敢張揚 我在申請學校這件事,也怕我後來安耐不住性子就先上班去了。由於有點像是建築大圈圈裡面的轉換跑道,抱著姑且一試的想法,我這次的作品集跟 SOP特別著重在我的邏輯思考與研究能力,如何從一個小發現 不斷持續的延伸放大,最後變成設計動作。 我想這策略之於我的程度是正確的,後來幸運的錄取了一些相當時髦的學校,也有拿到學費25-50% 不等的獎學金    (  當然不能跟Cooper 比   )

在選校的部分,我跟教授們也是來回討論蠻多的,就像我前年提的,沒有完美的學校,總是有好有壞、各有所長。 目前是敲定了跟 小學校Cooper 截然不同的大校Harvard GSD - MDesS: Technology 。

這個program 基本上較適合有明確興趣or 念第二個碩士的人修習,是以必修課跟選修課搭配的架構,沒有所謂的6學分設計大studio,而是由很多小的studio 湊在一起的感覺 (也可以選MIT / Media Lab 的課)   自己搭配課程表的自由度很高,但自由不見得適合每個人,也是雙面刃, 我因為想要製作畢業設計,所以會變成是兩年的program.

(我人生要累積 第三個畢業設計了??  噗哧!! )


這回選校也是有糾結一番,但這次人在美國,可以飛去看Open House, 所以選起來比較踏實些,不會都是霧裡看花,下回再來分享一些心得~
( 想去波士頓的朋友敬請期待!!?????? )


胡亂的寫下這篇,是發現自己居然快要一個月沒有管理blog了!!
東奔西跑的....... 4月份每天都很多行程,生活也比想像中變化的大,但這個年紀就是這樣吧,只能馬不停蹄的迎接挑戰了!!!! 




2 comments:

  1. 您的日誌對我非常有用呢!我現在在美國讀書,馬上要畢業了,但是仍然覺得缺乏核心競爭力,也想以後向研究型設計發展。因此對GSD的Tech方向很有興趣,但是本身作品卻是偏History and Philosophy的。我覺得您的作品集在研究部份一定很有表現力吧!不知道以您的經驗,tech組在coding之外還看重哪些素質,讓我可以努力一二?

    ReplyDelete
  2. Tech 組的學生構成比較多元,有工業設計師、有藝術家、還有工程師,coding 不是特別重要的東西,材料性、邏輯性、美學性,也都是會考慮進去的東西。

    近年來學校積極在經營跨領域的項目,所以應該還是要把個人特質拉大,然後同時展現你對"新"東西的適應性吧! (所謂的深度與廣度兼具
    )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