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pictures, work and content of this post is Copyright. No plagiarize and copy is allowed.

Thursday, May 21, 2009

畢評觀點 ( 轉貼浩修老師blog)

評完今年的畢業設計,實在有無限憂心,雖然每年總是免不了有批評不滿之聲,今年卻顯得有點過度驚悚,因為做為建築專業的最後呈現階段,已經到一種無法接受的底線了,舉些重大的缺失:

建築的study model (非概念的study model)的缺乏、過於自我中心的概念或經驗,經不起任何建築基本原則的驗證(結構、動線、涵構、公共私密關係)、認為為建築單純是視覺或經驗問題,因此programming機能動線等安排毫無章法、對環境的不敏感也反映在圖面上嚴重忽視都市活動及形式涵構,完全沒有意識到使用者的真實需求與尺度經驗等等……,泛此種種,我認為與我過去帶這班的studio有密切關係,應該負部分的責任,鼓勵電腦在設計過程的使用卻使得大家忘卻對建築真實性的關注,電腦在這個時代的設計和表現運用有其必然性,但這建立在學生已經有相當札實的建築基本的掌握力才有可能完成,顯然在過去的一年當中,誤用電腦成了大家設計圖面大量海報化、圖像化、版面化的主因,圖面無法交代建築的尺度、構造、結構,1/50的圖面只能表現1/200的資訊,就是在電腦螢幕上zoom in zoom out喪失尺度的結果,另外同時也看不見周遭環境的狀態,基地在做設計時應該是常被關掉的CAD圖層或數位模型量體群組,以增加電腦跑的速度,聊備一格,最後設計做的差不多了才被打開,套進設計中,萬不知已經回天乏術,不僅失去用環境涵構來建構設計的機會,更常讓設計本身出現怪異的尺度,我也注意到許多畢業的實體基地模型都是最後才做的,拿來當表現法用的,不是用來當過程中study用的,這是極大的錯設計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