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認識了好些算是”轉行”念設計的朋友,由於天資聰慧並沒有從一般入門的學士後設計科系開始修煉,而是直接進入設計研究所。
少數幾個很ok,本身sense就很好,東看西看、好學不倦、無師自通! 多數在我看來,因為直升一般研究所,導致缺乏基礎鍛練而現在十分吃力迷惘。
除非是學士後的program,不然學校是不可能重新從圖學、幾何量體構成、這種基本的素養開始教育的,而欠缺基礎表現能力的設計提案怎麼看就是不對勁,這樣的初學作品放在其他一般研究生作品當中,當然評不好,評不好學生就沒有自信,沒有自信………很可惜,在設計圈沒有自信是無法創作出好作品的。
與其花兩年被摧殘信心,還不如花三年好好正常的成長。
想想當初大一,做一個方塊box就可以做一個晚上,動不動就花好幾天描科比意的平立剖,還畫得很醜被R,那些搞不清楚自己在幹嘛的點點滴滴都是在培養一種基礎與態度,看似無用但都是累積。
(要是那個時候,老師就問第一次切灰紙板的我說: 你對建築的觀點是什麼?
我大概只會回答他: 喔? 建築 ? 我想簡單來說就是「蓋房子」的學術用語 )
一間好的學校千萬不能為了賺錢就不顧及學生的背景全部收收來擺在一起教,這樣只是犧牲了那些非設計背景但有設計夢的學生。
而學生….,自己要想清楚自己的學習狀態在哪個階段,選適合的科系來就申請,按部就班真的比苦苦跟隨好。
無意中發現你的blog
ReplyDelete我就是在美國被摧殘的那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