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pictures, work and content of this post is Copyright. No plagiarize and copy is allowed.

Thursday, March 29, 2012

希望收學費的那一天永遠不要來

今年看樣子Cooper Union研究生還是維持全獎學金,可喜可賀!     根據非常可靠的消息,未來如果要開始收學費,首先就是拿研究生開刀!     這件事我知道一陣子了,始終沒感受到後續效應,直到今天我才開始感受到微妙的不悅。  

下午在雷切模型的時候,機器有點故障,我就去請負責的人過來看一下,他邊調整機器,就邊問我研究生學費多少錢,我就說沒有獎學金的話 大概近兩萬USD一學期,

工廠負責人就說:「那收到錢的話,就可以把機器修好一點了耶!」

..............甚麼? 你就這樣把心底話用英文說出來!(冒火!) 

所以是很想要收學費是不是!? 因為研究生program還很新 就覺得我們是轉學生大六 在瓜分大學部的獎學金嗎?  因為學費不學費的事情搞分化 搞階級,真的是太違反創校人的對教育的心願了阿。  不要天真的以為收10個學生的學費能幫學校改善多少財政,到頭來,這只是全面收費的開端而已,因為學校空間有限,沒可能收100個研究生來養大學生。


ps. 真的不知道全獎制度還會撐幾年,想念的不要拖阿! 一慢就差200萬新台幣了!

Sunday, March 25, 2012

恭喜台灣區2012年捷報2名,終於可以辦校友會了嗎!??


非常的開心有兩位優秀的台灣朋友今年上了Cooper Union, 兩位都算是因為這個blog而認識的網友,未來沒意外的話要在紐約網友相見歡了! 哈哈!
(.... 其實要Cooper 相見歡的網友累積至今已經3個了 )

這讓我回想起去年的時候,邱老師一直要我分享作品集,但我一直扭扭捏捏,拖到小白學妹po了以後才勉強分享。 一方面覺得作品集很多地方不完整,po出來會被前輩們批評一翻;再來又擔心別人覺得我是在炫耀自己要出國念書這件事,平白無故招來無謂的恨意。 ( 所謂人怕出名,更怕肥…. ) 低調常常比較省事省力。

但今年有這些好消息,讓我不禁覺得大家多多分享自己的經驗跟作品其實是很棒而且很必要的。 一方面是督促自己要進步,不要讓別人覺得自己都在用老梗創作,再來真的可以幫助其他人對申請建築研究所有點方向。

恩,從無厘頭的BLOG進化成比較有教育意義的BLOG,這個方向看樣子很正確。
(雖然造成留言數量相對少很多........ )

不囉唆,直接貼一下準學弟的作品集,所謂分享是很重要的! 呵呵!



此外,轉述一下班長跟我說老師們挑完作品集過程中提到的東西:

1.      先把已經念過MARCH2 或同等學歷的挑出來,沒甚麼特殊理由的話,直接篩掉,把機會給別人。   (因為是全獎學校,高學歷回鍋必須要有理由)
2.      作品沒有個人特色,只是反應國際流行式樣的也先放一邊
3.      英文成績過低的也先放一邊  (只是先放一邊)
4.      工作經驗豐富,過於成熟且略帶匠氣,一切定型難以再受教育的很不ok
5.      Cooper 資源很難教育的學生  為了他好,真的不要收進來
(這邊我猜是指 對數位設計很有熱忱,誤丟Cooper的同學。 這邊很不數位,是文藝復興美術班系列)

6.      藝術性偏低,作品缺乏詩意也不太ok


因為只能收10個,所以遺珠之憾在所難免,也不見得真的有甚麼問題。此外,接到面試電話其實九成九都會上,只是怕有意外,不敢跟兩個朋友把話說太滿,哈哈!! 

今年打電話面試的依舊是玩具建築的老師,別堂課我不敢講,她那堂課我真的是0缺席0遲到 0瞌睡,爆認真,一掃在東海是睡魔系列的惡名,沒有讓她對台灣人有偏見。哈!


Friday, March 16, 2012

關於選校


關於選校,其實這是一個很奢侈 但是又很嚴肅的煩惱,這個問題很容易不斷的糾纏準留學生,最後可能還會覆蓋過當初上榜的喜悅。

一般來說,大家心中都會有個dream school, 然後既然叫做 ”dream” 就代表很不容易考上,然後為了達成理想,通常都付上了不小的代價。然而,美夢破碎在所難免,接下來就要在: 自己有上的學校or ”捲土重來當中盡力做一個好的選擇。

( 當年好像有說甚麼 上了MIT 我就要辦流水席之類的 ...... ㄎㄎ )

近日跟很多友人談了許多,也分享了很多自己當初做決定的種種考量,以下稍做節錄,希望可以給正在面對奢侈煩惱的朋友一點做決定的靈感??

A.      自我檢查部分
1.      是否對建築研究所的學習有很明確而且強烈的興趣?

比如說要走理論研究、數位設計、還是傳統空間設計等等的分類。

尤其是對數位設計有興趣的朋友,要很清楚是對 用電腦做漂亮表現法有興趣,還是對Coding script 有熱忱…… 電腦用的好跟做數位設計可以說是不一樣的東西。 當初我也有上一些數位學校,有跟同學們討論,我們班最懂數位設計的同學就問我幾個問題: 「你有很喜歡寫程式嗎?? 你可以一直寫一直寫,寫好幾天還覺得很開心很爽嗎?? 如果你沒有這種熱忱 (宅度),極高的比例只是過客。」

非常露骨的問題吧! 我聽完以後真得想蠻多的。不過我也同意,有的時候要大膽的嘗試,才能知道自己會不會喜歡,所以…….就當個參考吧!
  
2.      真的清楚每間學校在教些甚麼嗎??

不能單純的因為 欣賞哪個之前的設計指導老師” “某學長是我的偶像!”就輕易的決定哪一間學校比較好,因為學校的教學走向變化速度也蠻快的,最好能跟在學的前輩問個清楚,如果非常猶豫,家裡預算又許可,馬上飛過去好好看清楚也是值得的,畢竟跟未來的學費比較起來,3萬的機票可以幫助你穩紮穩打做決定的話,絕對沒有浪費。
   
3.      對未來的謀職有點想法嗎? 實務or 學術?

重視skill 的學校自然對找工作有優勢,重視理論要念很多書的學校,當然紮根較深,對從事教學有益,但相對上computing 比重會偏低。要兩全有點難,因為大家時間都是一樣多,就算都有資源,真的可以吸收進去的也是有限。

名聲好的學校找工作是有優勢的,也比較有跨領域謀職的機會。(出了建築圈 人家還是覺得你的學校是好學校 的意思)

4.      經濟考量的比重

念建築很貴。
不只名校學費貴,印圖、模型材料都是錢。念一所建築研究所的錢都可以當創業基金了,以投資的角度去想,如果真的有學校端出全獎,那真的要很認真的考慮接受。  

但如果已經有明確的學習偏好,請千萬不要管獎學金不獎學金的,還是該去適合自己的學校,不然….絕對會後悔,而且….通常錢是省在爸媽,但書是還是自己在念阿!! ( 爸爸媽媽對不起。) 

此外,若是經濟上只有念一次碩士的機會,沒有申請到自己極想要去的學校的話,不見得要硬著頭皮出國,被笑動作慢又不會怎麼樣。  (總是要自己心甘情願才學得開心阿 )


ps. 但把名校光環神格化很沒必要.........

5.      學校的地理位置location
建築系很忙很難好好出去走走,所以就更要挑個很快可以得到資源的城市會比較吃香,不只是都市或鄉下的差別,周圍設計學校多的話,也是可以迅速累積在不同設計圈的人脈,容易得到很多創作刺激,但….難免也會造成分心……..

6.      去看學長姐的作品 跟同班同學的作品集

當初在archinet上看了很多本 potential classmates 的作品集,對我做決定有幫助。當初我很喜歡的一本作品集作者,現在是我分組作業的partner, 合作愉快阿!!

B.      迷思部分
1.      沒有完美的學校制度, 即便是dream school 也會有很多缺點。
2.      現在到處都是中國人、韓國人,逃不掉的。他們都很強很優秀,不要因為學校收很多亞洲人就該該叫,因為我們台灣人可能還打不過人家……..

3.      英文能力比學軟體更要緊,英文真的不會幾個月就突飛猛進,上課還是很常會聽不懂的。

4.      沒甚麼種族歧視的問題,只有會不會做人的問題
5.      校園大小跟建築系館大小沒有比例關係

6.      留學真的很累,不要相信一些FB留學生出遊的照片,平常連聊天都要動腦講英文,上一天課回家就想倒下了,但還要爬起來畫圖…….

7.      這一走 極可能要2-3年才會回台灣一次。

8.      能出來的都有幾把刷子, 一不留神是容易被電爆的。
9.      建築是百花齊放的領域,不要老覺得自己現在學的最棒。

10.  不要太認真看待網路上的各種排名。

11.  Rhino 真的要學,在國外這非常的基礎阿……

12.  研究所學生年齡分布從23-45都有,每個人的人生計劃都不同,很有趣的。


13.  建築系其實大同小異,生活模式還是很相似


14.  很多軟體要自學,老師只會大概講講,不會像巨匠電腦一樣一步一腳印的教。(畢竟教授們很鬼才,他們沒有那種耐心)


15. 念書的是自己,所有別人的意見都大概聽聽就好,千萬不要聽的太認真。


16. 不見的是比較 "優秀" 的學生會被選上,而是比較 "適合" 的學生



嗯嗯嗯,ㄟㄟㄟ…….好像已經講太多 大家早就知道的屁話了......    但最後還是想說......未來其實還是很未知,不可能完全掌握的。


然後千萬不要忘記......做一個怎麼樣的人 還是比念甚麼學校重要.........  


老天,我當老師一定話超多的,太恐怖了!!  (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