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pictures, work and content of this post is Copyright. No plagiarize and copy is allowed.

Tuesday, February 7, 2012

申請Cooper Union答客問-4 (大學部)


1.     除了托福以外,SAT也是必備的考試。但SAT除了English需要考以外,在SAT Subjects tests 這方面有哪些科目也是需要考的呢?(例如:數學?物理?)
A: 托福100 up /  general SAT or ACT (沒說要幾分)
2.     從網路上的資料來考,除了以上TEST以外,是否還需要一本個人的作品集?
A: 如果是從大一開始念的話,不需要準備作品集,學校會發hometest福袋給你,裡面有各式各樣的題目讓你發揮。 基本上,不要用太多電腦技巧在hometest上,這很不吃香。
3.     建築系好像沒有early decision的選項? 所以開始申請的時間大約為何?
A: 每年的一月初報名,然後一月底會mail HOMETEST福袋給你,然後文件跟英文成績2月初要繳,HOMETEST 也差不多是二月初。 可以看這個網頁:http://cooper.edu/admissions/applying-to-cu/architecture

4.     台灣學校成績比重會很大嗎?
A: 台灣成績不重要,完全不用擔心。
5.     cooper union注重community service這一塊嗎?


A: 這個也一點都不重要。最重要的,就是完成精彩的hometest! 跟準備托福。

Sunday, February 5, 2012

研究所真研究


簡單說一下Cooper master studio在幹嘛好了。

黛安娜如此說: (本人破英聽翻譯版本)

事物的背後都有潛規則,可以稱之為CODE,以建築的眼光來看的話,這些潛規則默默的影響了城市的運作,進而滲透進建築設計,而後,建築又不斷的影響使用者的行為,最後這些行為又返回影響到所謂的CODE,這是一個生生不息的循環與牽動。

若是一個建築師沒有觀察這些CODE的能力,就會生產出很多失誤的設計,比如說之前古根漢增建的時候 XXXXX一樣 (噘嘴) COOPER研究所是本著學生已經具備相當的建築設計能力為基礎,進而訓練閱讀CODE的能力。要鍛鍊的是下手做建築設計之前 所需要具備的觀點 正確判斷,是重視設計思考勝過空間創作的Studio. ”

上學期我們題目是「城市閱讀」,老師選了兩個城市,莫斯科+新德里,都是變遷快速的首都,我們要在其中蒐集資料,進而產生一種獨特的閱讀方式,再用這個概念去重新這個城市,作為一種敘事的討論。

以我的案子來說明的話,印度是個宗教色彩多元且濃厚的地區,在新德里這邊 宗教建築、市場、衝突爆炸事件 有很緊密的關聯性,於是開始研究宗教力量在這塊土地上的運作,包含各種 建築的高度、宗教的聲音、宗教的光 等等 元素,最後把這些資料數據化以後畫出 一種獨特的宗教地型圖,將肉眼看不見的Code 化為一種圖像。 這樣的練習需要反覆的磨練圖面邏輯的整合,還有在一堆資料中濃縮精準概念的能力,很像是畢業設計動手畫設計圖之前的過程。 之後我可以拿著這套圖,重新討論市場的配置,還有新的宗教建築的位置與高度等等。(這部分就要自己課後發揮,老師認為命好題以後的事 研究所學生應該自己有能力去處理)


由於比較少實際的操作空間,偶爾也是會覺得無聊,會懷念製作建築模型的時光~ 但研究出甚麼好東西的時候,也是會蠻開心的。

另外我修的digital fabrication 就會3d print一些感覺比較酷的東西,練一練rhino grasshopper這樣,但不需要做複雜的設計。










玩具建築就是作玩具,作品不囉嗦,大家會想玩就贏了。 還有一門有點像創意探索的課,要討論 ” “飛行器” “自畫像” “天使等等的啟發式主題。

(改天再寫)

Friday, February 3, 2012

玩具上了學校的首頁!!


身為鄉巴佬,看到自己的作品照片被放在學校官網http://cooper.edu/的首頁感到十分開心,(左下)
而且我想以後也不容易發生了,所以要趕快print screen留念。

老師也順便把大家的東西拿去別的地方推廣了一下: http://blog.archpaper.com/wordpress/archives/30704

這堂課叫做玩具建築,非常有趣,上學期我們是在做給盲人玩的玩具,
老師期中還有帶我們去一個體驗盲人生活的展覽 Dialogue in the Dark :http://www.dialogue-in-the-dark.com/

在那2個小時之中我們都處在完全的黑暗裡,由一個盲人嚮導帶領我們,
拿著拐杖去超市買東西、搭地鐵 等等的,相當刺激好玩......... 但走丟時也難免感到一陣無助。

整個過程我都一直偷拉同學的衣角..... 這個時候嗅覺就會變得很重要,香噴噴的就是我的某女同學,我就會去黏在她旁邊。

由於這個玩具老師就是當初面試我的老師,而且應該是她擔保我的英文才讓我入學的,
所以我這堂課有格外認真,希望證明她的眼光是正確的,很高興老師最後也很喜歡我的東西。

至於那堆小物件到底在做甚麼....... ( 長話短說 ) 就是卡榫型樂高+點字系統

因為是用卡接的,所以這個玩具不會輕易被撞飛或是散開,很容易組合,
還可以拿來當作一種點字教育物件,或是立體的書寫工具,
ex: 用這個玩具組一首詩之類的,將抽象的語言以及實體造型做結合
or 用這個玩具組一個物件以後,送給一個盲人請他拆解開來以後猜猜看物件背後的文字意義

總之,有很多種玩的方法,是一般人與盲人都可以玩的東西。

來修這堂課的同學還有美術系跟工程系的,大家做的玩具類型都很不一樣,給了我很多想像力,以後建築師當不成就去作玩具設計應該也是很有意思,呵呵!

At the beginning of this project, for helping students further understand the world of blindness, Professor Zinger took us to an exhibition: Dialogue in the Dark, which is an experience in total darkness, led by blind guides and trainers, one learns to interact and communicate by relying on other senses. At the end of the exhibition, we asked our guide about how they play with toys. The blind guide said she doesn’t play with architecture toys; she likes playing with toy cars and using cars to bump walls. Her answer makes me think about that if we have to design architecture toy for blind people, I should make the toy hard to throw down and can be rotated with their hands. That’s the reason I started my toy with joinable shape. Later, other classmates noticed my toy elements look like an alphabet, and then I started to combine the Braille system into my joinable elements. Finally, my architecture toy can be played with in multiple ways: construction mode, construction speed competition mode, writing mode, identification mode.